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有什么區(qū)別嗎?
發(fā)布者: 新希望醫(yī)療 瀏覽次數(shù): 0
血栓癥有多種類型,根據(jù)形成部位可以分為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。
一、機理形成不同
什么是血栓?它是由不可溶性纖維蛋白、沉積的血小板、白細胞和陷于紅血球構成的無定形塊體。栓塞按其組成的不同,分為白色血栓、紅色血栓、混合血栓,其中白色血栓以血小板/纖維素為主,紅色血栓以紅細胞為主,而血小板/纖維素含量與紅細胞相似時被稱為混合血栓。白色栓常出現(xiàn)在血流速度較快的部位(如動脈、心室),或者在血流速度較快的時候(例如靜脈混合性血栓的起始部,也就是持續(xù)血栓的頭部)。
而且紅色血栓一般是在血液流動極其緩慢甚至停止以后出現(xiàn)的,表現(xiàn)為混合血栓逐漸增大阻塞管腔,局部血流停止后,常構成持續(xù)性血栓的尾部。由于動脈血流速度快,切變力大,所以動脈血栓的形成主要是白血栓,而靜脈血栓主要是紅色血栓。
混雜血栓以靜脈持續(xù)型血栓為主(體部),紅色和白色條帶層層分布,當二尖瓣狹窄及房纖顫時,可在左心房形成球狀血栓,同時也為混合血栓,如血栓脫落,隨血液流向全身動脈,可發(fā)生腦血管栓塞或周圍動脈栓塞。
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形成兩種不同的生理環(huán)境,在血栓形成的機制上也有差異,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動脈硬化斑塊破裂的基礎上形成的,斑塊破裂后暴露于富含脂質的脂核及膠原,使血小板粘附、活化和聚集,形成含有血小板的白色血栓。除了手術、受傷原因外,靜脈血栓的形成都與血流緩慢、引流不暢、血液高凝狀態(tài)有關。血管栓塞使受累的局部血液回流不良,出現(xiàn)淤血、水腫,甚至局部壞死。血塊不斷地沿著靜脈向近端延伸,與血液一起移至其它部位,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,例如隨著血流回流至肺動脈而造成肺栓塞。
二、臨床癥狀有所不同
由于動脈內是氧氣攜帶血,所以當血栓形成時,肢體組織就會缺氧,而缺氧則主要表現(xiàn)為疼痛。首次癥狀是動脈栓塞部位痙攣和近端動脈內壓突然升高而導致疼痛。因動脈血液供應障礙,皮膚呈現(xiàn)臘樣蒼白,皮肢溫度下降且有冰涼感,因外周神經缺血而導致的栓塞遠端肢體皮膚感覺異常麻木甚至喪失,運動障礙。動脈搏動在栓塞平面遠端明顯減弱直至消失。也就是動脈栓塞的5P(疼痛、患肢蒼白、無脈、感覺異常、和運動障礙)表現(xiàn)。并且靜脈血栓主要表現(xiàn)為患肢腫脹、皮膚溫度升高等。腫塊的發(fā)展程度,要根據(jù)每日用卷尺準確地測量,并與健側下肢比較粗才可靠,單靠肉眼觀察是不可靠的。此體征對診斷DVT有很高的價值,小腿腫脹嚴重時,常致組織張力增加,其次是壓痛,靜脈血栓常出現(xiàn)壓痛,并伴有淺靜脈曲張。
三、預防治療的方法不同
針對靜脈血栓和動脈血栓形成的不同機制,防治措施和方法各有不同。防治動脈栓塞,要重點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,不破裂、不破裂的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,應用有效抗栓藥物,防止斑塊破裂后血栓阻塞血管。血壓升高、血脂紊亂、高血糖是心腦血管疾病發(fā)生的主要危險因素,與動脈硬化的發(fā)生、發(fā)展、斑塊破裂、血栓形成等有關。在預防動脈血栓方面,應努力控制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及戒煙等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。
防治靜脈系統(tǒng)的血栓(也稱靜脈血栓栓塞癥VTE)形成,則應注重避免導致血液流速減慢的因素,下肢創(chuàng)傷、術后患者及長期坐飛機者等因素。手術后患者應盡早下床活動;長時間飛行時,要經常活動下肢,適當佩戴彈力褲襪;在住院患者中,對于VTE評分為中危、高危、極高危且出血風險低的患者,采取機械預防和藥物預防聯(lián)合應用,出血風險高的患者,采取機械預防,待出血風險降低后,再藥物預防聯(lián)合機械預防,促進下肢靜脈回流。
VTE預防方法包括:
基礎預防、藥物預防、機械預防:VFP(足底靜脈泵)、GCS(梯度彈力襪)、IPC(間歇充氣加壓裝置)
下圖,用超聲檢查檢測下肢血液流速,足底靜脈泵對血液流速的加速效果最為明顯
免責聲明:參考內容資料和圖片來自網(wǎng)絡,不代新希望網(wǎng)站的觀點和立場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